0372-6850006
16603729018
地址:河南省林州市天平大道999号
电话:0372-6850006
手机:16603729018
QQ:3168665199
邮箱:3168665199@qq.com
网址:http://www.hqqjs.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精神,何以流传至今?
在河南林州市的红旗渠,活跃着一批护渠人。
现年51岁的原永林是其中之一。从青少年开始,他已守护了红旗渠30多年,并用画笔记录着红旗渠。
另一个叫张买江,一家三代守护着红旗渠。张买江的父亲当年为了修渠而牺牲,年仅13岁的张买江被母亲送上工地。现如今,他的儿子张学义也成为红旗渠上的一名护渠人。
红旗渠,一个县级市的水利工程,究竟有什么样的力量,让当地人如此刻骨铭心?要回答这个问题,还要从红旗渠修建的历史说起。

太行山脉中的红旗渠。摄影/Jiraiya 来源/图虫创意

困扰世代林县人的噩梦


红旗渠,位于今天河南安阳的林州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林州市还叫林县。这里属于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降雨集中在7、8月份,其他时间降雨很少。地形上,林县境内多裂隙、溶洞,导致地表水大量流失,故此,林县自古就严重缺水。当地一首民谣颇能说明这一事实:“咱林县,真苦寒,光秃山坡旱河滩。雨大冲得粮不收,雨少旱得籽不见。一年四季忙到头,吃了上碗没下碗。”
从古至今,缺水的林县人一直在为实现用水自由而努力着。
元代至元年间,林县人在潞安巡抚李汉卿主持下修筑了一条长10多公里的天平渠,解决了县城的吃水问题。此后的数百年间,又陆续修建了多条水渠,但此类工程一来规模较小,治标不治本;二来在旧社会土地私有的情况下,不同群体对引水的积极性也不一样。整个社会很难组织起大型水利工程。

影视剧中描述当地居民因为一罐水发生冲突。来源/电视剧《红旗渠》截图


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林县全境约100万亩耕地,水浇地只有1万多亩,其他耕地都是靠天吃饭。小麦亩产只有七八十斤,秋粮也不过刚刚过百,老百姓仍然过着糠菜半年粮的穷苦生活。
20世纪50年代起,林县县委动员全县群众开展以打井、建池、挖山泉为中心的兴修水利活动。到1959年,全县已建成中小型水渠1364条,水库36座,形成了南、北、中3个水利灌溉体系,缺水问题得以缓解。村民们感叹:“共产党会牵着龙王的鼻子走!”


然而,这一年,一场大旱灾,将所有的水利设施打回原形。林县境内的淇河、淅河、露水河等全部断流,已建成的渠道无水可引,水库无水可蓄。不光农作物无法下种,人畜饮水都成了问题。
显然,要彻底解决林县缺水难题,只有到林县以外去找寻新的水源。县委组织了三个调查组分头考察,最后发现与林县交界的山西省平顺县石城公社地界的漳河最为合适。这条河平时水流量较大,即便在枯水期也能保证10立方米/秒的流量。

一个关于“引漳入林”的构想初步形成。

“引漳入林”阻力重重


1960年初,经河南、山西两省协商同意,林县的引漳入林过程正式启动。在启动大会上,根据当时的林县县委书记杨贵的建议,这道渠被称为“红旗渠”,意即“我们就是要高举红旗跨过高山大河!”经过土改和人民公社的成立,农民的组织程度大大提高,使得大型水利工程实施有了人力保证。
一说要修水渠,大家基本无需动员,甚至乐观估计:70公里的总干渠,超过10万民工,100天就可全部修完。
然而,实际难度远远超出他们的想象。
首先,1960年正是全国人民生活十分困难的一年。这个时候上马这样大一个工程,有人便当面质问杨贵:“你林县有多大的荷叶,敢包这么大个粽子?”
事实上,林县县委也不是毫无准备。在前两年丰收年的时候,他们曾攒下了4500公斤储备粮,还私设了一个200多万元的“小金库”,就是为有朝一日修建大工程。不过,这些钱粮够不够工程所需,杨贵心里也没底。他在日记里写道:“引漳入林工程很大,现在正是困难时期,如果等到形势好转后再修建,那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很难预料。错过这次机会,林县人民可能将永远受缺水之苦。”
杨贵的担心包含另一层意思:即漳河位于山西省内,山西缺水,如果不趁着尚有合作意向时动工,再晚几年,很可能就没这么顺利了。


其次是工程难度大。有句写《红旗渠》的歌词叫做:“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在机械设备严重缺乏的1960年,要在太行山上凿壁打孔修水渠,其难度可想而知。比如,有个叫红石崭的地方,此处仰天壁立万仞,低头是万丈深渊,滚滚漳河水从底下流过,红旗渠就要从齐如刀切的山崭上通过。东岗公社组织了300余名强壮劳力轮番上阵,腰系绳索,凌空打钎放炮。


石质坚硬,打一锤,钢钎在石头上蹦一蹦,半天打不了一尺深。如此,只好先打小炮眼,再炮里套炮,打成12个直径一米多、深18米、能装药1000公斤的连环炮,这才在悬崖绝壁上蹦出渠基。仅此一地,就用了一年零五个月。这个洞,后来被郭沫若命名为“青年洞”。

青年洞。摄影/zw365 来源/图虫创意


第三是物资困难。首先是生活物资困难,粮食和蔬菜供应很少,林县虽有储备,但对于红旗渠这样一个大工程来说仍然杯水车薪,当时吃饭基本是民工自带口粮,不足部分集体储备粮补足,蔬菜由生产队统一送到工地。粮食蔬菜不够吃,人们就上山采树叶、下河捞河草,吃的是糠菜团,喝的是野菜汤。此外,修建器材也不足,上工地的民工都是自带镢头、铁锨、抬筐等;钢钎不够,就请老红军和转业军人找老部队求援,低价购买一部分修坑道时剩下的钢钎、炮锤,同时,还将国家分配下的农用化肥硝酸铵作原料,自制炸药;资金不足,就抽调县社干部30余人成立劳力管理组和驻外办事处,组织社队工程队,到全国一些城市承揽工程,劳动所得用作水利投入。


原计划100天的工程,最后用了将近10年。1969年7月,红旗渠配套工程全面竣工。一条1500公里长的大渠像巨龙盘绕在太行山的山腰,逢山钻洞,遇沟搭桥,削平山头1250座,凿通隧道211条,堪称人类改造大自然的一件杰作。
盘绕在半山腰上的红旗渠,公路下面是流经的浊漳河。
建成后的红旗渠,彻底改变了林县的面貌,灌区面积增加了数十万亩,林县从过去依靠国家统销粮变为向国家交商品粮。不仅如此,有了水,就可以种树、养鱼,渠水之间巨大的落差又可用来发电,当地人又称“红旗渠”为“生命渠”“幸福渠”。
当然,林县人为此所作出的牺牲也是巨大的。

为有牺牲多壮志


为红旗渠设计了第一张工程图的吴祖太,为修渠一次次推迟婚期。未婚妻从老家前来探望他,不幸遭遇车祸身亡。他强忍悲痛,继续投入勘察设计工作。1960年3月18日,王家庄隧洞施工出现塌方,他入洞查看,不料洞顶坍塌,牺牲时年仅26岁。
两个多月后,城关公社谷堆寺工地又发生了山石坍塌事故,当场砸死9名民工,3人重残,城关公社社长史炳福向杨贵汇报时失声痛哭。后来,再组织有重大风险的大工程时,总指挥部的干部上工地前都把手表放在家里,他们说这是值钱的“遗产”,准备应付一切不测事件。一名叫任羊成的排险队员,每天早晨起来都把铺盖捆起来,才去干活。有人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万一哪天从崖上掉下来,省得别人给我收拾东西。”

父亲牺牲了,儿子或女儿顶上;哥哥倒下了,妹妹顶上,这样的现象在工地上比比皆是。民工张云仁牺牲后,他的妻子把丈夫用过的钢钎递到儿子张买江手上,亲自送他上工地;妹妹刘捧英是顶替牺牲的哥哥上工地,她也失去了一条胳膊一条腿;民工魏三然身患绝症,直到最后一刻还在工地,女儿料理完后事后走上山崖。还有副县长马有金,长期吃住在工地,“三过家门而不入”,直到母亲病故才请示县委回家送葬。

到整个工程结束时,共有180多名林县儿女献出宝贵生命,250余名民工重伤致残。毫不夸张地说,红旗渠的修建,是林县人民用一代人的青春和鲜血筑就的,饱含着让家乡人民摆脱缺水之苦的深情。
巍巍太行山,见证了这段悲壮而感人的故事,也见证了林县人在奉献中孕育出来的伟大的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精神永在


红旗渠精神的宣传和推广,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高度关注。
1966年2月,他在中央召开的抗旱会议上指出:“林县红旗渠的经验很好,一个那样严重干旱的县,水的问题解决好,这个经验现在还没有被大家所认识,也还没有推广。”后来,他又在多个场合要求大家为宣传红旗渠多作努力,并说:“红旗渠是人工天河,是英雄的林县人民用两只手修成的。”
甚至,他还把红旗渠推向世界。20世纪70年代初,他自豪地对国际友人说:“中国有两个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
1971年,中共中央批准林县为对外开放县。来自上百个国家数以万计的外国友人亲眼看到了盘绕在太行绝壁上的红旗渠,他们称赞红旗渠是世界第八大奇迹。

今天来旅游参观的外国朋友仍感叹红旗渠的伟大。来源/纪录片《红旗渠》截图
今日的红旗渠已经成为的游览胜地。林县改为林州市,成为一处集旅游、文化、民俗于一体的新兴城市。人们在此为“天河”惊叹,感慨于劳动人民的伟力,更感兴趣的是,到底是什么力量能让林县人在那样恶劣条件下创造出如此伟大的成就?
自红旗渠建成至今的50余年时间里,先后诞生了多部影视剧、纪录片等作品对此进行了阐释,最终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怎么理解这16个字?以自力更生为例,红旗渠修建的7154万元中,林县自筹资金占到85%。可以这么说,在新中国最为艰苦的历史时期,林县人几乎凭着一己之力,修起了红旗渠,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周总理才感慨说红旗渠是“英雄的林县人民用两只手修成的”。


至此,我们或许已经能够理解林州人对红旗渠的感情了。透过红旗渠精神,我们看到的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内在逻辑,是中国人在逆境中一次次崛起、奋发图强的原力所在。


在影像资料中,我们能看到红旗渠现场的石壁上刻着“改天换地”“战天斗地”的口号,那曾是林县人不服输、不认命、敢于用双手摆脱“天命”束缚的精气神。如今,红旗渠依然守护着一方水土,而“红旗渠精神”也已融进中华民族的血脉中世世代代地传承下去。
分享到:
点击次数:208  更新时间:2023-03-15  【打印此页】  【关闭